查看原文
其他

【会刊·回顾】刘永峰《为西藏建设献青春》(2019年版,第12期)

海上·渝音 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 2024-06-27

口述者:60工民建_刘永峰

--------------------------------------------------------

本文刊登于 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 会刊

《海上·渝音》第12期(2019年出刊)

所在栏目【那些回忆】

--------------------------------------------------------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10月份我与全国各地1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为建设新西藏的需要,来到了西藏首府——拉萨。我从重庆建筑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劳改局一支队建筑设计室(以下称一支队)。现实与想象中的环境条件,差得太远了,一切都是陌生的;加之,该单位又是不同于一般建筑企业的特殊建筑企业,这就更增加了工作的难度。我以“面对现实,迎着困难,刻苦钻研,有所创新”的思想准备,坚定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回首在藏工作近16年光阴,为西藏的建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感到无怨无悔。



刚从学校门跨入社会大门,虽有些理论知识,但无实践经验,又面对工作各件差等一系列困难,使我有难加难之感。面对无法回避的现实,横下一条心,是我唯一的选择。一切从零开始,闯出一条道来,走好这条路,为西藏的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不辜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首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建筑企业:刚成立不到两年的新企业,管理干部全是搞劳动改造管理教育的,却没有一位工程技术干部;有几位工程技术人员,有的在服刑,有的是刑满释放人员,还有解教人员(其中,两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纠正的);建材生产和建筑施工人员,绝大部分是服刑人员,小部分是刑释人员。唯一的有利条件是:这是个综合性的中型建筑企业,有汽车运输、修理、部分配件制造,有木材加工、砖瓦厂、石材厂等建筑企业的配套生产厂,为我所学的知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实践天地。结合工程设计,我经常到这些厂去安排工作,了解情况,讨论问题,从而得到了设计、施工的第一手资料。我感到,在这个特殊的建筑企业里,仍有施展才智的机会,也不断增强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
其次,企业的建筑技术力量薄弱,影响了建筑产品的生产。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感到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领导的支持下,我提出要发挥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以克服技术力量薄弱的缺陷。并通过参加就业职工一年一度的思想改造总结会,不断地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消除了个人成见,使个人技术与集体智慧紧密结合。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与思想改造结合起来,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改造人。我坚持在立场观点上与他们保持距离,但在技术上与他们共同切磋,互相促进,并尊重他们的人格,从而使他们敢于讲心里话,尽量使他们感到心情比较舒畅,发挥他们个人的标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就比较好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较好的建筑产品就不断地出来了。与此同时,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培训施工操作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了建筑施工整体的技术水平,为西藏建筑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再次,企业的建筑技术资料奇缺,阻碍了建筑技术的发展。通过朋友、同事关系,收集技术资料;利用工程技术人员探亲、休假、出差等机会到内地购买技术资料:发动工程技术人员之间交流技术资料;再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整理汇总技术规定;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便积累了一定的建筑设计、施工技术资料,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最后,“文化大革命”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半,“文革”开始了,正常的生产、工作、生活秩序,都被打乱了,社会上有两派群众组织,单位也有两派(我也参加了其中的一派组织,开始很积极,后来看到了有些不对劲,就钻到工程项目里,极少参与活动,以后索性不参加活动了,所以,“文革”对我的技术业务影响不大),领导靠边站,一段时间,生产无人管,严重地干扰了生产。1967年3月,区公安厅军管会派来了军代表,情况就有好转。后来,由于wu斗不断升级,一段时间里,生产处于半停产状态,有的建筑单位基本上停工了。但一些工程还是要建的:如西藏军区后勤部面粉厂、军械修配厂、测绘大队等建设项目,就自然落在了我们这个特殊建筑企业的肩上。wu斗期间,到处都设路卡,材料运输车辆全部改用军车,工程技术人员及管教干部,都用上了军用通行证,基本上保障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设计与施工,也保证了建筑产品的进度和质量。
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后,各单位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基本上恢复了。
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至1970年止,一支队除完成本系统的监狱、车间、营房等专用建筑外,还先后建成了区外贸局办公楼,邮电局传真室,北郊商场,市文化官办公室、饭堂、物资局及贸易公司仓库、宿舍,军修厂精工车间、水塔,军区后勤部面粉厂,军区印刷厂,测绘大队等批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一支队已经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建筑企业了,有较强的设计、施工技术力量,还有一支较强的建筑安装力量,在施工质量和建筑成本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从1970年起,西藏自治区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1970年7月,一支队承接了自治区指定任务一西藏林芝毛纺厂扩建工程:毛线生产线——原毛仓库、毛条车间、毛线车间、染整车间、成品仓库,以及生活设施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我同几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现场,很快摸清了现场条件、工艺设计、设备等资料。生产毛线的机器,是当时最先进的国产设备(与出口设备一样),但机器还在上海生产厂,只有一些照片,机器性能、工艺流程等都不太清楚。为抢时间,现场领导决定派三人考察小组(我单位2人,厂方1人)到上海考察。领导特许我们乘飞机往返,但天公不作美,雨季的天气,不便飞行。领导又派汽车送我们,经两天三夜日夜兼程赶到柳园,再经三天三夜的火车到达上海。在上海仅逗留两天,参观了毛线生产线,收集了生产设备等有关资料,急忙赶乘飞机,经成都返回拉萨。回到工地后,便投入紧张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批准后,又进入了施工图设计。白天要到工地指导施工,晚上设计、计算、绘图,没有休息日。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1972年元旦,毛线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生产出西藏的商原牌毛线。这是特殊建筑业为西藏经济建设完成的较大工业项目,也为毛纺厂的发展拓展了舞台。
1973年,为了利用木材加工厂的废料(木屑、刨花),我带领技术人员赴京沪木屑板厂学习参观,收集有关资料。回藏后,根据现实条件,自制压力设备、胶结材料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制,成功地生产出西藏的第一批木屑板,广泛地用于室内吊顶板,为综合利用木材闯出了新路。1974年初,承担了西郊“七二五”输油管站的油库生活区的建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得到自治区的表彰。1975年初,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重点工程——自治区第三招待所宴会厅和礼堂扩建工程,我担任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工期紧,任务重,须有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及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我吃住在工地,同设计、施工技术人员紧密配合,群策群力,动足脑筋,提出了不少既保证施工质量又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措施。施工期间,自治区的天宝、乔秘书长等领导同志,多次到现场视察,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表示满意,这鼓舞了工程技术人员,更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该项工程质量好,速度快,保证了自台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如期举行。此时此刻,我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喜悦,高兴极了。



1976年初,因企业发展的需要,向专业化方向迈出了新步伐,一支队一分为二,原汽修车间及汽车配件生产仍为一支队;原建筑大队分出来成立劳改局第五支队(简称五支队,对外称西藏自治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我担任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及建筑设计室负责人。五支队主要有两大产业:一是建筑材料(石材、砖瓦、石灰、木材加工等)生产,二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设备安装。
石材是拉萨地区的天然资源。为提高开采质量,先后从福建引进了多批采石技术人才,指导作业人员学习开采技术和加工技术。通过几年的努力,开采和加工技术的水平得到大大地提高,使石材生产能力上了一个台阶。砖瓦生产,从内地引进了立式轮窑技术,很快建成投产,大大节约了能源,提高了产品质量。木材综合加工能力大大提高,除保证建筑工程用料外,还生产办公家具供应市场,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木屑板车间建成后,产量大大提高,除保证自身承担工程的用板外,还向社会销售。1976—1980年的五年内,建筑设计、施工及安装有了长足的发展壮大。
五支队的生产和生活基地,一年内基本建成,为其他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五年内还先后建成了劳改局车队、劳改局服装厂、劳改局轮胎厂、劳改局医院门诊部、劳改局办公楼、武警总队办公楼及营房、弹药仓库、藏药厂、公安厅宿舍楼、新建北郊小学教学楼、办公楼、宿舍等,樟木口岸办公楼等数十项工程。
为了培养年轻的技术人员,经领导同意,先后选送了两名藏族学员、一名汉族学员到重庆建筑大学学习,1980年前先后毕业,回到单位工作。同时,在1980年还先后办了两期技术培训班,重点培训施工技术人员,使之能胜任施工技术工作。
五年来,五支队已建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生产能力的设计、建材、施工及安装的中型综合建筑企业,生产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成为自治区有较强实力的基本建设队伍之一。




为2019年会“对话老校友”视频节目的首位采访者,就是1960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刘永峰。
老刘担任重建工上海校友会副会长以及重大上海校友会理事,热心工作长达几十年。我清楚记得2001年“三校”校友会合并工作过程中,有次工作交流会就是在老刘位于黄浦区梦花街的设计院会议室召开的;还记得在黄浦区政协礼堂的“浦江爱 岷江情 聚爱2009 我们共同走过 大型慈善公益活动”,我们有幸共同参与并留合影;太多太多的校友理事工作的记忆。



这天傍晚,我们四位来到刘老家交流近两个小时,深刻感受到他的热情、豁达与随和,甚至还有点意外。
他的四川口音,没有变化。“我是四川简阳人。1960年考入的是编号专业,后来拆分到了工民建专业”。他聊到在母校读书的故事,“三年自然灾害,学校师生都很艰苦,参加过种菜、拉煤等集体劳动,但五年的学习也是抓得很紧”。



“毕业那时,我们都服从学校安排,我被分到西藏工作。这篇文章,就是我在藏工作的一个回忆,2016年由政协上海市委文史委收入编辑出版”。“由于我爱人是上海人,后来我被组织安排回到上海工作。一直在设计单位担任技术和管理工作,也为上海城市建设作了些工作”。
当我们看到老刘的毕业证书、年轻时在藏的老照片,我们充满感慨和惊喜,脱口而出“帅”!
看到老刘子女孝顺、孙辈有才,听到老刘安享晚年不忘锻炼身体、为社区奉献余热,我们在他安详而平静述说中,触感“一个重大人的质朴和坚定”!祝愿老刘,健康、长寿!


---------------------------------------------------------

作者姓名:刘永峰

出生城市:四川省 简阳市

在校年份:1960~1965年

院系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

退休前就职单位:上海中房设计院

微信账号:wxid_2iwzb01el6lm22

作者寄语:感恩母校,奉献社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己的青春献给西藏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新中国青年的义务和责任。

---------------------------------------------------------


欢迎广大校友踊跃投稿

请将稿件用电子文件方式

图文分离为word文件和JPG文件

发送到会刊邮箱 cqush_hk@163.com


别担心所谓的文采

这可不是文学杂志,而是联谊性期刊

重点是文章具有【校友阅读的可共享性】



点击下方文章题目 ▼ 可阅相关报道

❤【海上·渝音】第15期︱诚邀校友参与

❤ 柏凡淋《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 上海校友创作文集《依旧追还》被收藏

❤【校友足迹】王勇《当紫禁城遇见耶路撒冷》

❤【校友足迹】张轮大《没有花开的花儿沟》

❤【校友足迹】吴婷婷《四季流转,一些相逢》

❤【校友足迹】余岚《30岁,选择自由生活思密达》

❤【校友足迹】熊伟《西方世界的建筑解读》

❤【校友足迹】黄虹《带娃进藏,我都准备了什么?》

❤【校友足迹】王德华《重大人在伊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